新闻动态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广州IT外包报道近日离奇打赏事件

2017-5-28 19:05:11      点击:
广州IT外包 www.pc626.com报道:海南海口的李女士,是一名环卫工人,为了多赚钱点,她还做点小生意,平日的货款大多通过微信转账。20号当天,她打开微信钱包一看,却发现辛苦攒了大半年的四万来块钱,只剩下两三百块钱。李女士一追查,问题竟出在12岁的儿子身上。
当着记者的面,第20次向儿子追问近4万块钱的去向,却仍然没有结果时,李女士的情绪一下失去控制,直接给了儿子两巴掌。而之后,她又为自己的冲动后悔。李女士说,为了多赚点钱,她每天忙得团团转,一般隔一个月才去统计账款,20号这天,她心血来潮想看看最近的收入,却发现微信零钱包里只有几百块钱了。
交易记录显示,4月30号开始,李女士有很多笔交易都是转账到“龙珠直播平台”、“4399小游戏”的账户上,最大一笔是转给了龙珠直播,达3000块钱,而粗略统计,转给龙珠直播平台上的数额总共达到了两万八。看到这,李女士联想到自己12岁的儿子小龙 经常拿她的手机在龙珠直播上看视频,此外,小龙还在电脑上玩过4399小游戏,由此,疑点都集中到了小龙身上。
面对怀疑,小龙全部予以否认。他说,平日里他大多玩一款游戏,而在龙珠直播平台上,他也只是看看主播教大家玩游戏而已。为了证明自己,小龙还打开电脑做起示范。
这一次,小龙很愤怒,直接起身离开家。担心他的安全,记者赶忙将人追了回来。经过一番安抚,小龙的情绪才得以平复,他坚称,自己并不知道妈妈微信零钱包里的钱是如何转到龙珠直播平台以及其他两个账户上。不过,李女士仍然觉得儿子没有说实话,她坦诚,这也是自己为何一再忍不住动粗的原因。现场,记者也再次登录龙珠直播平台,许多网络游戏主播正在直播教大家如何玩游戏,期间,不少人用送花、送礼物这些方式打赏主播。而很快,记者还发现网页中收藏着一条龙珠直播平台的链接,上面显示着小龙的龙珠直播平台账号。
打开小龙的龙珠直播账号后,大家发现,小龙一共给两名主播打赏过,其中给一名叫“病娇朝歌”的主播打赏了两万多元。
儿子认错的态度,让李女士稍稍心宽,可是她们夫妇辛苦赚来的三万多块钱,真的就一去不回了吗?对于未成年人痴迷游戏、打赏主播的行为,就没有什么监管机制吗?
李女士说,孩子沉迷游戏、打赏主播,家长要负一定责任,但是游戏平台和主播也要付一定的责任。对此,游戏主播“病娇朝歌”表示抱歉,并解释自己确实不知道小龙是未成年人,而他做游戏主播的时间也还不到两个月,这个月的工资还没有到账,所以目前他无法及时将钱款退回。
这位游戏主播还坦诚,其实他也是一名未成年人,不过已经辍学了。由于他是未成年人,没法直接和龙珠直播平台签约,所以他加入了一家名为AE的公会,这样来保障自己的工作权益。因为这些原因,小龙打赏的钱款最终也是三方分配。
随后,记者也尝试和龙珠直播平台取得联系,可是所查询到的客服电话是空号,随后记者添加了龙珠直播平台的官方微信号,将情况反映给微信号上的客服人员。对方建议用户本人走司法程序。接着,记者又联系4399小游戏平台。4399小游戏客服人员称这个情况是比较特殊的,需要反馈给相关的部门。
针对小龙的情况,记者也咨询了律师。律师表示,根据最新制定的《民法总则》部分,八岁以内的未成年人所处置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 ,不管他拿多少钱给主播打赏,这些行为都是可以主张无效的,也就是所有的钱都应该被退回。
那么八岁以上十四岁以前这个期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期限 。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所处置的民事行为是可撤销的行为,也就是说他需要监护人的追认 。如果监护人对他行为不予追认的话,那么这个行为是可以撤销的。
苹果展开对微信打赏的扒皮,是从上个月开始的。4月19日下午,腾讯微信团队突然发布公告: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4月19日17时起,苹果iOS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将被关闭。“经过与苹果方面长期沟通协调,最终,选择对iOS版微信赞赏功能进行了调整,对此造成的不便,深感遗憾。”微信团队称。
微信同时建议用户通过二维码转账方式对公众号表示支持。然而,这种过渡方案仅仅持续了几个小时。
4月20日凌晨,微信团队再次发布通知称,“紧急对19日下午上线的iOS版微信公众平台文章个人转账进行关闭。”这意味着通过二维码转账也没戏了。一时间,网络人声鼎沸。苹果的行为被媒体比喻为“哪怕你要为喜欢的微信公众号文章打赏一杯咖啡,苹果也想先喝一口。”腾讯某高官更是声称“为了更加自由的微信,我打算重新购买一部安卓手机”。
苹果也没闲着,连夜对此作出回应,大致意思是微信公众号赞赏功能并非是苹果逼停的。微信本可以像其他开发者一样,选择“App内购买”方式给公众号运营者。App Store生态对所有开发者一视同仁,没有特殊。
一个月后的5月19日,来自《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据微信及其它公司的高管透露,苹果已经通知几个中国社交网络App,要求它们禁用赞赏功能,并认为小费相当于应用内购买,和购买游戏、音乐、视频相似,每一笔应用内购买交易苹果都会抽取30%的分成,小费也应该分成。
显然,苹果在微信之后企图扩大封杀对象。据邦哥了解,除微信之外,目前国内的新浪微博App、分答App、豆瓣App等都具备打赏功能。
被苹果约谈的一位高管抱怨称,他公司的平台没有收取任何费用,但苹果什么都不做就可以抽成30%。
在中国市场本来就被唱衰之际,苹果为何敢逆“中国企业和消费者”之意,做出如此任性之举?
iPhone的庞大用户量和极高的用户忠诚度是它霸气侧漏的筹码。新浪科技去年出炉了一份国内五大一线城市第三季度的手机数据分析报告,苹果在北、上、广、深,以及新一线城市重庆中均稳居第一。没错,身在北京的你,坐地铁观察身边的人会发现,至少超过半数的人手里拿的都是iPhone。
2016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基于8亿用户公布了一项数据研究结果,结果显示用户换机后仍选择原品牌的平均比例是18%,排在第一的苹果达到45%。
但从2017年开始,苹果开始睡不好觉了。
今年第一季度苹果财报显示,大中华区营收下降14%,成为财报中唯一一个出现负增长的地区。
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统计数据也显示,今年一季度,苹果手机在中国整体销量遭遇滑铁卢,大跌四分之一。 市场占有率从2015年第一季度的16%下降至9%,跌破10%,位列第四,前三名被中国本土品牌包揽。在此背景下,有点急眼的苹果开始向微信下手征收“苹果税”的行为就不难理解了。
要知道,仅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消费者在苹果应用商店的消费额达到20亿美元,创下历年来单个市场的消费额之最。预计今年可能达到50亿美元。
在交易额更高的游戏领域——有人估算,《王者荣耀》在iOS平台上的月收入在6亿上下——苹果能从中分走的钱,数量则更加惊人。
虽然微信打赏业务金额不会很大,但蚊子再小也是肉,苹果在中国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刻。
想法虽好,恐怕苹果自己也没想到,舆论的反应会这么强烈。整个事件中,必选其一的话,多数国人选择“弃iPhone换安卓保打赏”。
互联网科技公司中,但凡带“微”字的,其实都厉害得很,比如微软、微博、微信。有分析师最近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认为苹果这个科技巨头在中国折戟的原因可能与其硬件无关,相反它的罪魁祸首可能是中国一款非常火爆的应用程序——微信。微信阻止了智能手机用户转向或购买iPhone,因为这款应用程序已完全渗透到了很多中国用户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它不需要iPhone就可以使用。用户更多地沉浸在微信生态系统里,而不是“苹果体验”中。
的确,换一台手机比换一个社交软件(圈子)更方便。微信最新公布的月活跃账户达9.38亿,大部分在国内,即便是3亿多的iPhone用户不用微信,也仍旧还有6亿左右的安卓手机用户。
更何况,随着小程序等越来越多的微信生态完善,国人无论是在线上社交、工作、生活,都矣然没微信不成,超一半人每天要用90分钟!新媒体工作者更甚,邦哥前几天在和新榜榜哥聊天时,他说,手机耗电量90%都用在了微信上。
对于事件的另一主角内容生产者来说,之前的打赏费用,微信会原封不动的交给作者。如果执行抽成30%的规定,微信也不会慈善到自己出这个钱以保证作者能拿到全部打赏,所以,受损失的还是作者。目前,公众号文章阅读数量有大约一半来自iOS客户端,粗略推算,作者打赏收入可能会减少一半。最终他们会带着粉丝转移阵地,而这可能会加速中国用户放弃苹果转投安卓阵营。
这样看来,与微信对抗,苹果几无胜算。
当然,也有科技观察者发出了不同于主流市场的声音,“苹果给开发者的开发手册上写的很明确,收分成完全合规合理。你在别人店里卖东西,人家要多少钱你也得给,不给就下架,谁怕谁?”
一名高管表示,关于苹果将小费定义为应用内采购是否公平,公司已经将问题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汇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回应称不会介入。监管电子支付的中国央行目前也没暂未置评。
据知情人士称,在打赏的问题上,微信正与苹果磋商,试图找到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有两家公司的首席执行长表示,苹果已经告诉他们,如果拒绝改变,则其App将无法升级到新版本,甚至有可能被App Store除名。
网友“帽子”颇具挑衅意味的评论也许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我实在想看看苹果到底敢不敢下架微信!”
孩子背着家长偷偷买了部智能手机玩,这本身就够让家长恼火了。然而,当家长带着孩子去手机店里要求退货时,却遭到拒绝。近日,南京市民李先生(化名)就遭遇了这样的尴尬。李先生认为,商家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手机卖给明显未成年的孩子,理应退货。
当下进入数字时代,使用电子消费品呈越来越低龄的趋势,给不给孩子用手机,也一直是家长讨论的话题。
近日,南京市民李先生发现,13岁的儿子小李背着他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大概是为了玩游戏还是上社交软件,之前和我说过要买手机,但想到他年纪还小就没有同意。4月中旬,我发现他已经玩上了VIVO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