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广州IT外包正式宣布飞机WIFI将落地建成

2017-9-24 19:55:15      点击:

尽管如此,董念清依然强调说:“但是大家要看到它不是一个普遍的趋势,只是在某些航空公司的某些航班上。迄今为止,我没有看到哪个航空公司在所有航班上完全放开、没有限制地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现在,国内航班在巡航模式下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iPad这些便携式电子设备,原先是整个飞行阶段都是不允许的,从关舱门到开舱门这个期间都是不允许的。下个阶段有可能说飞机的起飞和降落阶段都允许使用,还有可能是在具体怎么使用上会有变化。”
对此,张起淮表示了认同,“首先我们国家民航飞机的使用年限和型号不同,有三十年、二十年、十年,还有近五年的新机。在飞机的发展过程中,机型设计制造上需要注意防止机上电子设备受到电磁干扰,这个技术是在不断更新,有的新机型是防干扰的,有的机型是经过改进以后防干扰的,但是大部分飞机都还没有改进,因此施行这样一个解禁在飞机上使用通讯电子设备的条文,首先需要在飞机的技术上达到一定条件,谨防因为使用电子设备造成的风险。国内一些航空公司都有改装后的飞机,在满足技术要求和飞行要求情况下可以使用相关的无线热点”。
授权航空公司不是放任不管
落地时间,也是目前民众较为关心的问题。
不过,目前各大航空公司的态度不尽一致。
国航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没有收到正式文件,待收到正式文件后公司会组织相应的人员专门进行测试评估,近期仍将继续执行禁用手机的规定;
厦门航空公司宣传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将按照民航局规定,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使用政策,经民航局审定通过后,逐步开放手机使用权限。此外,由于目前厦航机队中的波音787飞机已经具备空中互联网功能,厦航将首先开展波音787这一机型的评估工作;
春秋航空新闻发言人张武安则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他表示,空中使用手机是大势所趋,最快在明年上半年,旅客们就有望可以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了。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进程或许不会像社会公众所期待的那样迅速。
“谨慎的乐观。”一家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谈及此事时说,手机放开是大势所趋,但是绝没有那么简单和迅速。
记者注意到,朱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民航局飞标司制定了相应的审核和评估的方法,来接受航空公司的申请。民航局虽然说让航空公司自己评估,但决定权还是在民航局。
“现在是媒体报道了《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的修订。大众可能对飞机上能不能使用手机这个话题比较敏感,所以才引出这个话题。根据这个修订的规则,民航授权航空公司这么做,但是不是放任不管?它后面还有一项规定,就是航空公司如果认为自身已经具备技术条件、做好了准备,还得向民航部门申请,由民航部门进行评估,通过审核确认航空公司的条件是否已经达到了允许旅客在飞机上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要求。”董念清向记者介绍说,“比如可以在飞机上打电话,用民航专业术语来讲,它叫合格审定,合格了不影响飞行安全,可以允许使用。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修订不是完全让航空公司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民航部门最后还有一个把关的行为。”
据董念清观察,未来,航空公司肯定会非常审慎,因为涉及到航空安全。“现在乘客一上飞机就被要求关手机,因为航空是一个系统工程,出一点问题都会影响到安全。国内的50多家航空公司会根据自身的条件、技术水平、管理手段看怎么去实施这个规定,所以大家不能过高地期待民航能够放开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的全部功能,它有一个时间过程。最近几年,我们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技术积累,但是每一家航空公司不一样,不同的机型也不一样,所以要有一个准备的过程去实施这个修订的规则。我觉得我们大家也不要太着急,给航空公司一定的时间去准备”。
“手机解禁”必须有法律依据
除了飞行安全及实施时间等问题,在飞机上使用手机还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民航法律法规的规定。
民航总局在1999年发布的《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规定,从飞机关舱门起,至结束飞行打开舱门时止,飞机上的乘员不得开启和使用,合格证持有人也不得允许其开启和使用与航空器正常飞行无关的主动发射无线电信号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中就包括移动电话。
2016年8月,中国民航局公布了民航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对于“手机禁令”,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提出禁止违规使用手机,违规者可能面临最高5万元的罚款。
大家在乘坐国内航班的时候也经常能听到安全提示称,依据中国民航局有关规定,禁止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
在张起淮看来,民航法律法规的规定是此项规定需要面对的问题。“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民用航空法修订稿,还有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保障运输安全的通告,有关章节中都有严禁使用通信设备的规定。虽然民航局在《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第五次修订版放宽了对于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管理规定,但是从法规的上位法上来讲,它并不具备相关的法律依据”。
另外,张起淮向记者介绍说,各航空公司也都有自己的运营规则,在这些运营规则中也都有禁止在飞行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的要求,“现在把规定放宽了,那么,相应的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及公司的运营规则是不是需要进行修改。如果不改,解禁就是无源之水,没有法律依据。立法法的规定,民航局是不可以立法的。在国务院的授权下,独立的部级单位可以制定相关法规,这是立法法规定的。现在没有经过授权,只有交通部可以制定相关法规,那么这个解禁规则是存在问题的”。
对此,董念清的态度是,即使民航局是授权航空公司可以让乘客在飞机上使用电话,“但是具体是怎么做还有一个时间过程。我觉得,在目前情况下,以前就是否能够使用手机的相关法律法规等还不能废止。所以,民众不能一看到媒体报道就觉得马上可以在飞机上使用手机打电话、上网,我觉得这也不对”。
“一旦技术条件成熟,如果政府部门经过评估审定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不影响航空安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应该做修改,其中有一个过程。现在是民航的《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作了修订,下一步应该是相关的法规、法律作修订。”董念清说。
允许用手机后仍需系列监管
虽然还有一段路,但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的日子似乎并不远。而一旦落地,还有一些现实问题或许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
据了解,很多国外航空公司虽然允许使用手机,但要求在起飞降落阶段关机或者开启飞行模式。如果开启飞行模式,就意味着不能通过移动网络打电话和上网。那么,如何保证在起飞降落阶段关机或者开启飞行模式?
对此,董念清给出的意见是,每次起飞之前,乘务员应该是挨着座位检查,每个座位都看着,同时在提醒、监督,一般的人可能没注意到,但是乘务员在来来回回地监督每一位旅客关闭手机。“当然也有一些旅客要么不听从要求,对于这种情况,对不听从要求的旅客进行处罚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确实要对每名旅客进行宣传教育。旅客乘坐飞机不光是自身的安全,还有整架飞机和所有乘客的安全,站在这个角度就应该自觉听从乘务员的要求。我们主要是靠乘务员的检查,但是在起飞降落阶段,飞行员也能通过仪器感觉到乘客在使用手机。我们现在对这种不听从关闭手机的要求导致出现后果的,也有相应的处罚”。
那么,一旦违规,如何处罚?
今年8月19日,一名“任性”旅客在航班滑行过程中不听空乘人员劝阻,执意玩手机,结果造成航班滑回“延误”,无法正常执行飞行任务,该旅客被郑州机场警方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
“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规定,在航空器飞行中,对扰乱航空器内秩序,干扰机组人员正常工作而不听劝阻的人,采取必要的管束措施。”董念清说。
未来,如果想在飞机上愉快地使用手机,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以及监管管理办法。“第一,从立法上要抓紧修订全套的航空法规;第二,航空公司要加强改进飞机上的机器设备或者装备新的机型;第三,需要加强对空乘人员的培训,他们必须掌握什么情况下允许使用电子设备、具体要求是什么等内容。”张起淮说。
同时,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去年8月,民用航空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中有一条是“违反规定使用手机最高罚5万元”,这恐怕也要修改。另外,是否有必要让“飞机上玩手机”成为一种“国标”,也值得思考。
未来,只要航空公司评估以后认为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是合理的,那我们就离在云端咔嚓咔嚓的好日子不远了。不过,这一解禁来得十分艰难,过去多年,围绕“飞机上能不能使用手机”的话题争论已久,甚至发生过很多冲突事件。凤凰科技带您一起回顾——解禁令背后的那些辛酸往事。
科普:坐飞机为什么要关机?
简单说,坐飞机不关手机在中国是违法的。
《民用航空飞行标准管理条例》明令禁止在飞机上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包括使用“飞行模式”的手机。
《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安局关于维护民用航空秩序保障航空运输安全的通告》也规定,在航空器内严禁发生“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使用可能影响导航系统正常功能的电子设备、妨碍机组人员履行职责等行为”。
法律法规有其相应的科学依据。处于开机状态的手机在飞机起飞和降落阶段,会搜索信号,而手机使用的频率和飞机与塔台联系的电磁波频率有一段是相近甚至叠加的,可能被当做是塔台发来的操作信号,造成驾驶员误操作。
处于高空飞行时,手机虽然没有信号,但是它会不停地搜索信号。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快速飞行中手机需要不断重新选择地面基站,这会加重地面基站的工作负担。
对于手机的“飞行模式”,它只是手机厂商开发的一个功能,模拟了飞行时“没网”的状态。手机即使采用“飞行模式”,也会产生电磁波和辐射干扰,只不过相对较低。
此外,有的“飞行模式”仅是关闭了通话功能,有的是在硬件上停止基带芯片,还有的是关闭包括Wi-Fi、蓝牙等一切无线连接……
由此可见,各个手机厂商对“飞行模式”的设置并不相同,尤其是有些手机的制作成本比较低,技术标准也比较低,信号屏蔽效果并不好,产生的电磁波和辐射就会更大。因此在飞机上不能使用“飞行模式”而必须关机。
争议焦点:为什么国外可以,国内不行?
对于飞机在飞行中禁止乘客使用手机的规定,舆论一直争论不休。支持者认为,这事关飞行安全。反对者认为,中国民航使用和欧美国家相同型号的飞机,为什么不能像那些国家一样开放手机使用?
欧美国家开放飞机的“手机禁令”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航空通信研究者谢鹰介绍,1958年,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发现频率调制的无线接收机能对飞机的导航系统造成干扰。最初对于助听器、电子词典这类的电子产品也是禁止的。随着手机产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兴起,在飞机飞行中手机是全程被禁止的。
1991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认为飞机上使用手机的影响范围比地面手机的影响范围大,飞机上使用手机的信号会被地面许多基站都收到,对地面网络会造成干扰,也明确了机上手机禁令要求。
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各类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越来越快,飞机制造中也越来越多地考虑如何抵御手机等设备的干扰影响。手机禁令开始逐步松绑。2013年10月31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正式发布,取消机上使用手机禁令。随后新加坡、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航空管理当局陆续也放开了手机禁令。
北京航空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起淮律师认为,现阶段手机无线电对航空器飞行的干扰、影响及其程度,已有许多的调查、研究和理论论证。我国民航法对此问题的规定,应该综合其他航空公司、飞机制造商的处理方式,一概地加以禁止和限制是不合理的。由于手机使用的无线电与飞机所使用的无线电同属于一个波段,有可能产生谐波干扰。但到目前,没有发生任何一起因为使用手机造成飞机通讯、导航干扰的案例。
对于国内开放机上使用手机的前景,谢鹰形容,这是“大势所趋”,目前也在行业内征求意见。不过他说,这也不是简单的一放了之,需要相关的政策准备、技术准备。他解释说,开放机上使用手机,不仅仅是用手机看个文章,查个单词,更重要的是用手机上网。从这方面来讲,各个航空公司对于机上WIFI的技术准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附:解禁令前因不服规定而受罚的乘客们
2017年1月5日,哈尔滨飞往北京的航班起飞后,旅客张某仍然使用手机,机组人员要求其关闭手机,但张某拒绝配合。多次劝说无效后,安全员强行将张某手机关闭。飞机降落后,民警将张某依法传唤至派出所接受调查。张某态度蛮横,拒绝配合民警工作,后经民警多方调查取证,对张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2017年2月5日下午,南昌飞往北京的航班上,旅客牛某在飞机起飞前的滑行过程中不关手机,空警进行劝阻,牛某仍拒绝关机且态度恶劣。飞机落地后,民警依法将牛某传唤至派出所开展调查,牛某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被处行政拘留3日。
2017年2月6日中午,牡丹江飞往北京的航班上,飞机飞行和降落期间,旅客王某均打开手机听音乐,在安全员上前劝阻时,王某拒绝关闭手机且态度恶劣,安全员在多次劝阻无效的情况下,强行关闭该旅客手机。最终,警方依法对王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2017年2月13日,深圳飞往哈尔滨的CZ3744航班即将到达。飞机降落过程中,旅客李某开启手机并拨打电话,安全人员多次劝阻无效后报警。飞机降落后,哈尔滨机场派出所民警将涉事的李某带到派出所。最后,“任性”旅客李某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2017年3月12日,在青岛飞往北京的某航班上,乘务员巡视时发现一名女乘客将未关闭的手机放入包内,要求她马上关机,但遭到了该乘客的拒绝。机组多次劝说无果的情况下报警,后在该航班的乘务长的劝说下该女孩才将手机关闭。接到报警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公安分局东航站区派出所民警依法将该女子传唤至派出所进行调查。因涉嫌在航空器上使用禁用物品,该名女子被首都机场公安分局依法处以行政拘留三日的处罚。
2017年5月19日,旅客赵某乘坐航班由北京至齐齐哈尔,在飞机即将起飞滑行过程中,赵某多次拒绝机组要其关闭手机的提示,且态度恶劣任性,机组人员启动了机上干扰事件程序,采取全程录像,对其违法行为取证并锁定证据。航班落地后,该旅客被机组按程序移交齐齐哈尔机场公安分局处理,获治安拘留处罚。
2017年8月19日,一名“任性”旅客在航班滑行过程中不听空乘人员劝阻,执意玩手机,广州IT外包 www.pc626.com结果造成该航班滑回“延误”,无法正常执行飞行任务。该旅客被郑州机场警方依法做出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